香港大澳:漁網與蛋白、生曬鹹蛋黃

圖/文:包周

漁網與蛋白

—大澳生曬鹹蛋黃

大澳漁村文化的產物—生曬鹹蛋黃

大嶼山.大澳Tai O

大嶼山的大澳 ( Tai O’ ) 因為觀光宣傳,總被人稱為「香港威尼斯」,這裡可以見到漁村特有特色及漁貨加工,有滿滿的遊客、觀光小店的觀光地。

生曬鹹蛋黃?

走在大澳 ( Tai O’ ) 路上,空氣中蔓延的是大澳蝦醬和曬其他海鮮的味道,還會經常見到的裝著在竹篩裡擺滿黃澄澄的蛋黃,蛋黃上的鹽還在陽光下發著光哩!仔細一看,與其他的鹹蛋黃有點不同,看起來扁扁的且帶有半透明色澤,原來,那是大澳特有的生曬鹹蛋黃

曬蛋黃?那蛋白呢?

遇見一位藝術家聊了聊,曬了蛋黃,蛋白去哪了?才知身為漁村的大澳,在早期漁網還是苧麻製的時代漁夫會使用大量的蛋白,塗在麻質漁網上,並反覆蒸過幾次,以增加漁網的耐用性。在那個時代,當然不可以浪費!剩下的蛋黃鹽曬的方式,製成可以延長保存的食品。

時至今日,漁網已從苧麻製替換成尼龍製,漁夫用蛋白保養漁網的機會少了,不過生曬蛋黃仍保留,成了在地特色食材之一。有消逝也有流傳,就像鹹蛋、漁網與蛋白。


艷陽日時,隨處可見,灑上鹽在豔陽下曝曬的雞蛋黃。當然,在大澳會見到的不只是鹹蛋,還有這裡特有的大澳蝦醬及各種乾燥海味加工品

經過長時間曝曬後,蛋黃變扁、且變得有彈性,入菜時不易鬆散,也不易出油、起沙,與傳統鹹蛋黃相比,口感及風味有明顯分別。

大澳生曬鹹蛋 vs 傳統鹹蛋黃,
吃起來有什麼不同?

顧名思義,大澳生曬鹹蛋黃是將撒了鹽的生蛋黃擺在陽光的曝曬至乾燥而成,蛋黃也從原本的黃色變成鮮豔的橙紅色,半透明質的。

鹹蛋黃與日曬鹹蛋黃,在風味和口感上各有千秋。

首先,日曬鹹蛋黃使用雞蛋黃,傳統鹹蛋用鴨蛋黃。其次,是口感明顯不同。

曝曬至乾燥而成的大澳生曬鹹蛋黃較有彈性,不易鬆散也不易「出油、起沙」,可整顆入菜,也可切成小丁搭配其他食材做成各種料理。

但是,若你要製作用「金沙」類型的鹹蛋黃料理,我建議你使用傳統製成鹹蛋黃,才會「出油、起沙」

因應不同的料理,就得選擇適合的食材。